種子專題

2025/05/01 主動/動態恢復Active recovery可能比拉高訓練強度更重要!《Sports Dr. Tu 運動醫學-凃俐雯醫師》


<<主動/動態恢復Active recovery可能比拉高訓練強度更重要!>>

對頂尖選手來說比賽是很辛苦的事情,比賽結束之後,幾乎累到快癱了,不是應該就趕快洗洗睡嗎?然而,世界頂尖的運動員卻不是這樣,你可以看到打完五盤大戰的Rafa Nadal走到休息室後就開始騎車,剛完騎環法自行車賽某站的車手,立馬也跨上固定式腳踏車輕鬆的騎著,難道是動不夠或者騎不夠嗎?

其實這就是所謂的「主動恢復」,或者稱為「動態恢復」,實際上就是在高強度的運動之後,接著做一個“低強度”的運動,主要是因為在高強度運動之後,許多代謝廢物累積在肌肉裡,如果一結束高強度運動就馬上停下來,坐著或躺著休息,那麼,身體的血液循環會快速下降,代謝廢物被移除的速度也跟著下降,那麼,這些疲勞就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,對於接下來的比賽或高強度訓練都是很不好的。

因此,強烈建議大家需要把「主動恢復」放在課表裡面,而主動恢復的強度絕對不能高於55%的最大心跳,時間建議在20-40分鐘之內,如果時間持續太久,超過40分鐘的話,那麼就又變成一個耐力訓練課表了,因此,主動恢復的時間不宜太長,而且強度絕對要低,簡單的來說,主動恢復的強度大概是微微出汗,結束後可能會想要洗個澡,但頭髮卻都沒濕,不到需要洗頭髮的程度,又或者說,進行主動恢復運動的時候,可以一直持續講話,不會喘到無法講話這樣,因此,你會看到Nadal在騎腳踏車恢復的時候,他可以一邊跟教練團隊持續對話,這個程度就是一個很剛好的低強度主動恢復。

動態恢復除了可以加快代謝廢物移除的速度之外,也可以降低高強度運動對於身體免疫系統造成的衝擊,研究發現,在高強度運動後的十五分鐘內,靜態恢復組的白血球的下降程度比動態恢復組有更顯著的下降,因此推論,動態恢復可以改善高強度運動對身體免疫系統的不良影響,其實,選手的免疫力會隨著競賽的強度提高而顯著降低,所以,在比賽過程中選手非常容易感冒生病等等,因此,動態恢復除了可以縮短恢復的時間,也可以降低感染生病的風險。

但是,選手們執行動態恢復最常見的問題是,容易把動態恢復的強度做得太高,切記,動態恢復的關鍵點是“低”強度,如果強度拉得太高就又帶來疲勞,那效果就抵銷啦。另外,動態恢復可以安排在高強度訓練後立即執行,也可以12小時後執行,也可以在hard day之外,另外安排一天輕鬆訓練easy day,當作主動恢復。

以跑者來說,課表中理論上都會有恢復跑這個部分,要注意的是,恢復跑不能跑太快,不能跑太多,記得,easy day要夠easy,那麼hard day才能夠把訓練強度拉上去,當你發現怎麼訓練強度上不去的時候,要思考的,或許不是我怎麼這麼偷懶,該怎麼樣才能變強,相反的,關鍵可能是你沒有安排easy day,或者你的easy day根本不夠easy!


參考資料:
1. Active recovery reduces the decrease in circulating white blood cells after exercise
2. Effect of Rest Method on Fatigue Related Factors and Performance after Submaximal Exercise


由凃俐雯醫師授權轉載
資料來源:  Sports Dr. Tu 運動醫學-凃俐雯醫師 臉書粉絲專頁